35D中文网
35D中文网 > [综历史] 帝王将相在我直播间疯狂辟谣 > 第48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8章

 

原本蔫耷了好一会儿的公孙卿像是病狗闻着饭菜香似的,一下子抬起头接道:“陛下圣明,天幕是上天对大汉,对陛下的嘉奖,臣等定当字句观瞻,从中体悟。”

其他臣子:“……”

怎么他这么会见缝插针呢。

汉武帝对公孙卿这一套不换汤也不换药的马屁已经有些麻木了,一个眼神都没给他,直接看向东方朔:“东方中郎,去取笔墨竹简,不要错漏后面任何一个字。”

东方朔领命,从侍从处取来笔墨竹简,在宫内的石桌上摘录起来。

公孙卿被汉武帝直接忽略,站也不是,退也不是,杵在原地,尴尬地像个棒槌。

所幸天幕也开始播放下一段“七宗罪”的视频,公孙卿窘迫的神情根本无人在意。

[这四宗罪,其实是一宗罪“罢黜百家、独尊儒术”和三宗罪“李广难封、用人唯亲”一并衍生而来的。]

天幕上的汉字金光汇聚,最后变成八个大字:

[刚愎自用,专/制/独/裁。]

[这也没什么好说的,皇帝都有这个毛病,你看汉武帝,怀疑他怀疑你,最后把自己的好儿子给作没了。他拿主意从不过问臣子的意见,主打的就是一个独断专/制!]

视频再次被暂停住。

【其实和这个博主说得正相反,专/制/独/裁在我们今天看来,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,但是一切历史评价都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里去思考。

上次去西安兵马俑的时候,主播已经和大家探讨过这个问题,中国的帝制在封建社会中有着独到的优势,只有绝对独裁的体制,才能将如此一片广阔疆域上的力量拧成一股绳。

汉武帝文治武功,更是本朝许多重要制度的创始者,以内朝抑制外朝,取代宰相过高的政治职能,进而更好地集权于一人。】

有弹幕疑问道:

[那卫青功高盖主,引来汉武帝忌惮,又是怎么一回事?]

[确实啊,主播再讲讲军权呗]

【和大家以为的卫青功高盖主其实也不同,卫青的大司马之号只是虚职,并无实权,更像是一种对有功之臣的表彰,军政权实质上仍旧是牢牢把握在汉武帝手里。

李广也好,卫霍也好,还是其他名声不如他们响亮的将军公孙敖等人,都是先从汉武帝身边的近卫一类的职务做起。李广看起来没什么功名,人家好歹也是个郎中将,天子近臣。在长年累月的君臣相伴间,有了深厚的信任,在需要打仗时,汉武帝才会从中选出合适的人选,给予临时调令。

所以,汉武帝并没有把军权全权放给将军。

诚然,将军的权力集中利于作战,但是皇权集中,才能够避免乱权乃至政权颠覆的情况,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。

而他征战匈奴,开疆拓土的功绩,也离不开他“专制独裁”的一面,只有亲手掌握这份至高无上的皇权,他才能集中全国的力量。

汉朝为什么会被后世成为强汉?后有唐宋元明清,但是再也没有哪一个统一的朝代被冠以“强”之称谓。

这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觉——我们自称汉族,称汉人,穿汉服,写汉字,说汉语,是从哪里开始,正是始于强汉。

与西汉盛世相对应的,是盛唐,而唐王也总是自称为汉家、汉国,这也是对强汉的民族认同感。

四大文明古国如今只有中国未被冠以“古”之前缀,得以留存至今,其余三者,都在历史长河中毁于外族入侵。中国上下五千年,即便是有外族入侵,汉人也总能在硝烟弥漫的大地上重建家园,不断强化自己的民族认同感,薪火相传。

再回到一开始的话题上,强汉之强,不是因为刘邦乱世称王,也不是因为文景之治欣欣向荣,而是汉武帝时期,他做到了前所未有的大一统,承接秦始皇梦想,并将之推到更高峰。

他真正地完成了政治、军事、意识形态的大一统,南征北伐,使得中原华夏文明不再被欺侮,也不用再靠屈辱的和亲委曲求全。

强汉,在汉武帝的带领下,走到了民族历史上一个光辉璀璨的时代。

独断专制也要被称作他的罪孽,实在是对历史的不公评价。

再说到前面四个字,刚愎自用。

这个博主得出这个结论的思路,也不难理解,按他的说法,汉武帝罢黜百家,又偏爱任用卫霍这样所谓的裙带佞臣,在这两个假设成立的前提下,他自然而然地会得出这样的结论。

问题是这两个前提根本就不成立啊!

卫霍这一点自然不用多讲,这两位可是多少君主梦寐以求的良将,同时汇聚一堂,傻子才不重用呢。

至于罢黜百家,也是子虚乌有的捏造。不说杂家东方朔、纵横家主父偃这样有功名在身的名臣,汉武帝当政期间,更是“畴咨海内,举起俊茂,与之立功”,他开创了献策上书的官员选拔之路,察举制和官员的监督机制逐步确立与完善。

一时间,各郡国来长安进言献策者无数,其中也不乏为汉武帝任用而身居要职者。

这样一个贤明的君主,又怎么可以说得上“刚愎自用”这四个字呢?】

天幕话音落下,满院文武都没有声音,只有东方朔那边抄错字,在竹简上刀削的声音。

汉武帝心潮澎湃——后世对自己果真有如此之高的评价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